您可以点击关注,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的宝贵评论与意见。每一份支持都将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,激励我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文章。我真诚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,这也是对我辛勤写作的一种肯定。
“我的父亲是一位信仰坚定、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共产党人。……我立志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,做像父亲一样的共产党员。”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,我对父亲的理解与认知也愈发深入,父亲在我心中变得更加丰富、更加立体、更加伟大,成为了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,是我无穷无尽的动力。
这段话中的“我”指的是上将彭小枫,而“父亲”则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英勇牺牲的最高将领彭雪枫烈士。
彭雪枫出生于1907年,家乡河南七里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由于祖父彭如澜是一位私塾先生,彭雪枫自小便受到了教育的熏陶,五岁时便进入私塾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。
1921年,少年彭雪枫离开家乡,来到天津、北京继续求学。在求学期间,他接触到了一些进步思想,并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等革命书籍。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,彭雪枫积极参与了爱国学生运动,逐渐从一名普通学生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领袖,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展开剩余81%1927年,经过大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后,彭雪枫辗转各地,参与工人运动、农民运动等革命工作。尽管当时全国正面临革命的低谷,且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白色恐怖,但彭雪枫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,勇敢投身各类革命斗争,为其后在更大范围内的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1930年5月,彭雪枫正式抵达苏区,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军旅生涯。
1930年7月,在会攻长沙的战役中,彭雪枫指挥红三军团第二师英勇作战,成功突破敌人防线,率部首度冲进长沙城,并连续两次突破敌人包围,成功救出被围困的同志。作为首次指挥的他,便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,预示着他将在未来成长为我军出色的军事指挥官。得知战况后,彭德怀也高度评价彭雪枫,称他是“大战长坂坡的赵子龙”。
更为可贵的是,彭雪枫所率领的部队进入长沙后,严格遵守纪律,丝毫不扰民。这一做法深刻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恶意宣传,连驻长沙的西方人士都纷纷称赞“红军是一支有文化、有礼貌、有教养的正规军队”。
之后,在历次反“围剿”作战中,彭雪枫带领部队攻坚克难,屡次获胜,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坚定的党性原则。
1931年,红三军团第二师的师长郭炳生在撤退中妄图叛逃,携带第五团与特务连逃往敌方。彭雪枫察觉后,毅然决定进行追击。在五天的昼夜追逐中,他最终成功带回了叛逃部队,避免了红军的重大损失。
彭雪枫为人直率、坚持原则的做法在党内很有名。他与毛主席曾因原则问题发生过争执。某次,彭雪枫见毛主席后,直接提出自己的建议:“主席,我想给您提个问题,关于照相的问题。部队反映说,您和一军团合影了,但却没有和我们三军团合影。”这个问题看似小事,但彭雪枫的直接提出却触动了毛主席的神经,甚至引发了两人的争论。最终,毛主席认可了彭雪枫的观点,并在后续做出了一些调整。
1934年,经历了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失利后,中央红军开始长征。虽然红军遭遇了巨大的损失,但彭雪枫依然带领部队取得了娄山关和吴起镇等战役的胜利,进一步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。
1936年,随着抗日救亡的潮流席卷全国,彭雪枫积极推动国共合作。他先后通过多次外交努力,与东北军、西北军及地方军阀建立了联系,为红军入晋抗日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1938年,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。毛主席指派彭雪枫开辟豫皖苏敌后抗日根据地。面对复杂的局势和困难的局面,彭雪枫以不足400人的队伍,成功开展了多次战斗,不仅反击了敌军,还赢得了民心。经过短短三个月,他的部队从最初的不到400人,迅速扩展到两万人以上。毛主席对此非常认可,表示“没有看错彭雪枫”。
1941年,彭雪枫迎来了自己的一段个人生活。由于长期征战,他的个人情感问题一度被忽略。然而,经过同事们的撮合,彭雪枫与林颖结成了夫妻。在三年的书信往来中,两人凭借共同的革命信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直到最终在1944年举行婚礼。
然而,命运却未曾眷顾彭雪枫。1944年9月,他在河南夏邑的八里庄战斗中不幸中弹,英勇牺牲,年仅37岁。彭雪枫的牺牲令毛主席深感痛惜,并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。
彭雪枫牺牲后五个月,彭小枫出生。在母亲与革命前辈们的细心照料下,彭小枫从小便聆听父亲的英雄事迹,深受其影响。长大后,他继承了父亲的革命志向,选择了参军入伍,逐步在军中崭露头角。2006年,彭小枫晋升为上将,但他始终铭记着父亲为国家所做的巨大贡献。
每年,彭小枫都会去父亲的墓地祭奠,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扫墓,他感动于全国人民对父亲的崇敬与对革命事业的坚持。这些情感,始终成为他奋力向前的动力源泉。
——参考来源:新华网、解放军报、人民网、大江南北2015年9期、恋爱婚姻家庭2018年1期
发布于:天津市